长按下方图片保存,到QQ扫一扫添加客服好友 |
钟南山提醒:更新“密接”概念!2类人加快接种疫苗!
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钟南山院士针对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的传播特点 ,提出了更新“密接”概念,并强调了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加快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 应对德尔塔毒株,应更新“密接 ”概念 过去 ,密切接触者的定义主要基于发病前两天内,与病人有直接接触的人员,如家人、同事或在一米之内共同吃饭 、开会等。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过去的密接概念已经不再适用 ,需要进行升级。有这样的变化,主要在于德尔塔病毒传播能力变强,对人体的影响更大 。从世卫组织发布的声明就知道 ,德尔塔是现在影响最大、传播率最广泛的病毒。
“新冠疫苗两剂接种完了,还要补种第三剂,无论全病毒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 ,一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论坛上,钟南山直言,全球的疫苗都存在这种问题 ,所以要补种第三剂疫苗。
月25日,钟南山院士就曾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研判 。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广东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防止疫情传播。通过迅速锁定感染源 ,精准查清传播链,更新“密接”概念等科学应对举措,不仅在我国应对德尔塔(Delta)变种病毒社区感染的第一阶段战“疫”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而且防止了病毒的省外扩散。
曾预估确诊人数达17万,何以少了10万人?钟南山称因为此事做得好_百度知...
实际确诊人数比预测确诊人数少10万,是因为国家的强力管控措施起到了重大作用 。 在疫情开始之初,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团队根据数学传播模型做出预测 ,认为在2月中下旬时,疫情确诊人数会达到17万左右。
防治传染病之外,钟南山自2004年起关注肺炎与雾霾的关连 ,2012年3月、2013年3月全国人大会期期间积极向媒体宣传雾霾议题。
二)明知是肝癌大国,可我们仍然要动起来根据我国在2020年公布的肝癌数据来看,400多万人患有肝癌 ,2020年因肝癌去世的人数达到了300多 。可想而知,我国之所以被称为肝癌大国,这绝对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现状。
钟南山 ,1936年10月出生,侨眷。江苏南京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并留校任教 。1970年到广州医学院进修。1979年到英国进修。1981年回国 。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 ,肝癌很难治愈,导致死亡率极高,在我国肝癌已经仅次于肺癌 ,占到了死亡人数的第二把交椅。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百分之十左右,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
邓练贤、叶欣、王晶 、丁秀兰、李晓红感人故事简介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 。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
钟南山最新判断:疫苗半年后效果下降,需及时补种加强针
新冠疫苗半年后效果下降 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提到,无论是全病毒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在完成一疗程接种后的半年内 ,其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意味着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从而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因此,为了维持有效的免疫保护 ,补种加强针显得尤为重要。
“新冠疫苗两剂接种完了,还要补种第三剂,无论全病毒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 ”论坛上 ,钟南山直言,全球的疫苗都存在这种问题,所以要补种第三剂疫苗 。
对于德尔塔毒株 ,钟南山院士介绍,近来的实验室研究表明,科兴等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有所下降 ,但仍然“很有效”。他同时指出,疫苗的保护率会随时间逐渐降低,但接种加强针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钟南山: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10-14天或出现高峰
钟南山表示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 ,高峰可能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2019-nCoV肺炎疫情发生后,多次接受媒体采访 ,对疫情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研判。
呼吁居家隔离:在疫情初期,钟南山就呼吁大家居家隔离,有效减缓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为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时间。提供科学建议:在抗疫过程中 ,钟南山多次提供科学建议,包括疫情不会全国爆发 、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比SARS严重等,这些建议对于稳定民心、指导抗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钟南山院士是我们中国的主心骨,在1月28日,全国累计确诊4515例 ,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钟南山院士预判: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了 ,这无疑为全国人民打下了一剂定心针,但却遭到了国外媒体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