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颗名为“海星之愿”的公益种子在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播下,通过沉浸式戏剧为孤独症、智力障碍、脑瘫等特殊需求儿童提供艺术启发与成长支持 。八年后 ,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伸展至更广阔的天地。8月22日-24日,专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打造的沉浸式戏剧《月亮上的歌》(英文版)登陆剧场 ,演出10场。据介绍,8月该剧首轮连演9场,吸引50余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免费观演 。
《月亮上的歌》
“在月球上 ,我现在很安全 ”“我想知道我们会发现什么”“在月球上,一切皆有可能”……《月亮上的歌》打造弥漫着轻柔音乐的奇妙空间,孩子们遇见沉睡的女孩梅根 ,跟随她搭乘“火箭 ”穿越“流星雨”,抵达月球表面。小观众们变化显著,有的初时抗拒 、想回家或紧贴妈妈,但逐渐被舞台上温柔的光芒、演员的歌声和肢体动作所吸引 ,最终放松下来,甚至主动走上舞台区域,好奇地触摸道具 ,跟随演员哼唱摆动身体,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月亮上的歌》中文版也即将完成制作,计划于今秋演艺大世界·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首演 ,成为继《可爱的农庄》《暴风雨也不怕》后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推出的第三部特需儿童沉浸式戏剧的中文版剧目 。第四届特需儿童艺术启发公益项目对话研讨将于8月28日举办,以《从特需儿童到所有孩子:“放松养育”激发成长潜能》为主题,邀请英国班布洛剧团艺术总监、“海星之愿 ”中方演员 、心理学家、特殊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共同深入分享“海星之愿”实践中观察到的“放松养育”案例 ,探讨如何将特需儿童艺术疗愈中获得的实践智慧,转化为普适性的教育理念和家庭实践。
《暴风雨也不怕》巡演
自2017年启动以来,“海星之愿 ”已累计演出超400场 ,陪伴2500余组特需儿童家庭走进剧场。今年7月底,“海星之愿”首次走出上海,为南京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带去沉浸式戏剧《暴风雨也不怕》。观摩的栖霞区特教老师表示:“每场仅6个孩子,演员们全程关注着每个孩子 ,用眼神、动作和即兴互动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和回应 。这种安全感和全然的接纳颠覆了我对儿童剧的认知”。
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忻雁透露,8月底,这份爱与艺术的接力还将延续至杭州 ,“我们希望通过‘海星之愿’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地区的特需儿童都能获得包容性艺术实践与艺术启发的机会。”未来,“海星之愿 ”将走向全国更多城市 ,让上海的城市温度传递至更远的地方,让更多孩子感受艺术的温暖与力量 。